閱讀可以提升認知,提升認知有助於「解決問題」。本文要分享的,是:閱讀《高手思維》後,讓我收穫最大、改善原有生活的內容;如果這篇文章也能對你有啟發、幫助,那就太好了!
以前,或許是從小被主流價值觀道德綁架太久,加上自己認知也不夠成熟,只要做事的出發點不是完全利他,而是有個人利益的成分夾雜其中,我都會隱隱然覺得這樣似乎不太好。因此,我都和朋友形容自己是一個「自私」的人。
但後來我發現,自己其實混淆了「自私(selfish)」和「自利(self-interested)」兩個詞語,《高手思維》中提到:「自私是根本不考慮別人的利益;自利是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,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願意幫助別人。」所以現在,我會說自己是「自利」的人——而「自利」與「道德」共舞,可以跳出最迷人的舞步!
1. 「當好人」是個人利益的一部分
個人利益的不只有「物質」層面這種外在的追求,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,即是人有「精神」層次的需求。我們會希望自己的存在「有意義」、「有價值」,是被社會接納而非唾棄的;這種需求感,推動人們在各個層面「精益求精」而非「日益墮落」,以便讓自己的「觀感」是積極正面的狀態,讓自己的精神追求獲得滿足。
除了「他人對自己」的觀感,更有「自己對自己」的觀感;簡言之,我們絕對不會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,連自己都看不起。所以,孔子會認為「富而好禮」比「富而無驕」更值得追求,因為後者只是被動的做人基本要求,前者則是主動的自我境界提升,正如書中提到的:「對一個成功者,初等的要求是不驕橫,高等的要求是要主動回報社會。」
撰寫《國富論》和《道德情操論》的亞當 • 斯密,其道德觀的底層邏輯是:「Man naturally desires, not only to be loved, but to be lovely.(人的天性渴望,除了希望被愛,也希望自己是值得愛的人)」最後的「lovely」一詞,在當時的意思是「值得愛」,而非今天認為的「可愛的」。
2. 道德是理性人的自利選擇
歐麗娟教授在講到《紅樓夢》中的趙姨娘時,說過:「當我希望別人對我好的時候,請先自問:我值得別人對我好嗎?」綜合亞當 • 斯密的觀點,「值得愛」一詞,最初在身為教育系的我耳中聽來有點刺耳,「教育愛」告訴我們:每個學生都值得愛;而很多心靈雞湯也會過於簡略地表示「每個人都值得被愛」。
後來發現——願意愛人是「選擇」而非「義務」,既然被愛不是理所當然,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「值得愛」的人吧!畢竟,沒有理由一個人作惡多端,還要求別人愛自己。而所謂的「努力」,不是委屈自己討好他人,也不是透過不道德的手段獲得表面的光鮮亮麗與眾人追捧,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好,如果每個人都不斷變好,那長遠來看,社會也會越來越好。
所以,哪怕是為了達成「自利」的目的,我們其實也能做出極好的個人道德選擇,對聰明人來說,「想要被愛,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值得愛的人。」這樣才能自然吸引到更多愛,自己也能夠問心無愧地大方接受。
3. 善用「自證預言」獲得愛
心理學提到「自證預言」,人的「信念」會在各個層面影響「行為」,最後很可能就實現了最初萌生於心的想法。
所以,如果你打從心底認為自己「值得愛」,那在獲得他人的喜歡乃至稱讚時,就不會有「我不配」的負面想法出現,而是能夠自然而且全然地接受這份美好與能量。
而愛、幸運和能量是很聰明的,它們一旦發現:此路可通、可以暢行無阻,就會「呼朋引伴」讓越來越多能量湧入、流經,再找到下一條「通路」繼續傳遞下去……如果一直把它們阻隔在外,或是用相反的信念削弱它們的力量,久而久之,它們也會很識趣地不來「打擾」。
所以,先讓自己「值得愛」,確實是「被愛」的最佳方法。
4. 不道德是出於愚蠢
如果是透過不道德的手段獲得成功(哪怕沒有旁人知曉),即使獲得再多他人的喜歡與愛,自己也會心虛,清楚這樣的愛是虛假的、自己沒有他人想像的那麼好、真實的自己其實並不值得愛——如此根本無法有效滿足自己被愛的渴望。
這樣一來,如果還有人選擇(或許不是故意)做壞事,其本質就是源自「愚蠢」了,他們自欺欺人,認為自己做的是好事,殊不知禍害了自己與他人(所以尼采平生最恨「無知」、「愚蠢」)。
所以,如果將來有學生問我「為什麼要學習?」我會回答:「為了有更好的生活,學習能夠提升自我認知、明事理,可以讓你正確而且有效滿足生而為人『被愛』的渴望;而且,更重要的是,讓你不會因為無知、愚蠢,而對其他人造成傷害。」
5. 如何成為真正值得愛的人
想成為真正值得愛的人,那就去追求「智慧」和「美德」吧!這樣選擇,通常只有少數人能理解、欣賞你,但這樣難道不是更好嗎?由此而生的喜歡與愛才是最純粹、高品質的,而不是盲目從眾甚至趨炎附勢的產物。
人生就像爬山,「剩下」多少人遠比「超越」多少人重要,而且人際交往的「品質」,遠比「數量」更能影響自己的「幸福」程度。那麼,你希望陪伴自己登頂的人,是為了什麼留下來呢?是因為自己的名利?還是因為智慧與美德?
首先,亞當 • 斯密認為「美德」包含三部份:謹慎、正義、仁慈。謹慎,表示我們應該老實、誠懇,說話與做事保持分寸;正義,代表自己不能傷害他人;仁慈,則意味我們可以適時利他,而利他的同時也能利己。
其次,除了美德以外,如果想要進一步改變世界,就需要「智慧」,首先,亞當 • 斯密認為:改變世界不是只靠某個人付出全部努力就能做到,而是「天時地利人和」的「湧現(emergence)」的結果。例如:這麼多年,政府和許多人、影視作品都在推動性騷擾防治、性別平等的觀念;推動的當下可能沒有什麼迴響或效果,但近年來「metoo運動」的爆發,就是眾人開始意識並注重此事,甚至改變原有觀念的「湧現」結果的最佳證明。
《高手思維》提到:「亞當 • 斯密認爲我們應該怎樣改變世界呢?你不用做什麼大事,只要從一言一行做起,見到別人做好事就給他鼓掌,見到壞事敢於站出來說話,這樣無數個你一起透過湧現的辦法,就能改變世界。」因此,我們要做的,就是「從自身利益出發,做好自己的小事」,潛移默化讓社會真正進步。
6. 「自利道德觀」與「均等的道德」
正所謂「英雄所見略同」,亞當 • 斯密的「自利道德觀」,也讓我想起基里艮(Gilligan)提出的「女性道德發展」的第三階段「均等的道德」:自己的和他人的需求一樣重要,而且沒有人會因此受到傷害。
相比於第一階段「個人生存的道德」,認為有利於自己的事情就是道德的,還有第二階段「自我犧牲的道德」,容易為了滿足他人需求而犧牲自己;第三階段「均等的道德」,更健康而且能夠有效達成「雙贏」的局面。
雖然是「女性道德發展」,但我認為這三階段劃分與發展,是任何想要在「自己」與「他人」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的人,都可能面臨的發展順序。
我自己的成長過程有跟著這三階段逐步發展,但是,如果可以一開始就教導下一代「自利道德觀」,或許,能夠讓不少人縮短處於第二階段的時間(甚至可以快速跳過它),直接學會更健全的處世之道。
(參考資料:《高手思維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