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講座可以提升認知,提升認知有助於「解決問題」。本文要分享的,是參加完第二堂「全面.性教育」種子教師培訓講座(高芷佳講師的「歡迎光臨我的多元家庭」)後,讓我收穫最大、改善原有想法、生活的內容;如果這篇文章也能對你有啟發、幫助,那就太好了!
1
在「家庭」這個主題下,全面性教育打破了「關係」的傳統框架,讓「長期承諾」、「婚姻」、「共同養育子女」三者可以分開討論(而非一定要密不可分、環環相扣)。
然後,我還接收到一個新知——「單人」也可以算是「家庭」!之前雖然知道家庭的樣貌可以很多元,但還是一直以為至少需兩人以上建立起關係才算是家庭。
💭:對同學來說,「家」是什麼?是house?family?還是home?
對我而言,「home」最接近「家」的根本定義:能讓自己安心、有情感連結寄託(不一定是跟生命體)的所在——此心安處,即是吾「家」!
2
協會有出版一款桌遊「扮家家遊」;玩家輪流抽角色牌,當抽到的住戶數填滿該回合的房子,就要編出一個關於這個家的故事,才算完成。藉由聆聽別人敘述還有留意自己編出的故事,學生可以潛移默化知道家庭組成方式的「多元性」。
而如果學生在遊戲過程中,有太刻板的想法甚至是歧視性的發言,不用急著糾正,可以先詢問其他孩子有沒有不同想法?引導孩子彼此給予回饋。
3
遊戲過程中,我最印象深刻的部分是,在「全組共編故事」時,我們拿到的家庭的成員有:一個機師、一個英國龐克樂手和一個台印混血的小孩。我原先是想說小孩是機師到印尼時,與當地男子一夜情後懷孕誕下的,之後機師再帶著孩子與樂手相愛組成一個女同志家庭。
而一位組員的想法(最後組內正式採用的)是:機師和龐克樂手先組成女同志家庭,因不甘寂寞養了一隻貓,後來覺得還不夠,於是用機師的卵子與印尼籍男子的精子結合,再請身為伴侶的龐克樂手懷孕產子(因為機師的工作性質不適合懷孕)。
事後想想,或許跟閱讀經驗有關,我讀過黃春明《看海的日子》,其中,身為妓女的主角就是因為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,在妓院與一個自己喜歡的男性發生性行為(那次刻意沒有做避孕措施)後,就毅然辭職回老家養胎、生產(從此沒有與該男子聯繫)。所以不自覺有劇情相關的投射。
有句玩笑話:「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」,或許是因為自己還是學生、沒有穩定收入,雖然知道也認同代孕,但不會第一時間就想到這招——因為這麼做需要一定的經濟門檻,不是人人都能如此,所以還是直覺想到最低成本的受孕方式。不過,因為設定其中一人是機師,所以就經濟條件來看,確實頗為合理。
總之,玩「扮家家遊」,最重要的還是「反思」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、編故事;知道背後是否有特定價值觀影響?該價值觀是否有調整空間?能夠意識到並承認「問題」的存在,便是跨出了「改變」的第一步。